中国十大历史文化价值遗产之:玄妙观

2024-01-22 11:35:00阅读量:10 字体:

玄妙观

玄妙观始建于西晋咸宁二年(公元276年),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。清初,为避康熙帝玄烨名讳,改称“圆妙观”。玄妙观极盛时有殿宇30余座,是当时全国最大的道观。位于观前街94号。现有山门、主殿(三清殿)、副殿(弥罗宝阁)及21座配殿。山门雄伟高耸,上悬康熙帝御笔赐额“圆妙观”。观内建于南宋淳熙六年(公元1179年)的三清殿重檐歇山,巍峨壮丽,是江南最大的木构古建筑。殿内供奉的高达17米的三清(上清、玉清、太清)塑像,堪称宋代雕塑的上佳之作。玄妙观中现存有唐吴道子画老君像、玄宗赞、颜真卿书等碑刻,宋代刻石高手张允迪摹刻,可称“四绝”碑,是目前国内仅存的两块老子像碑之一,弥足珍贵。

中国十大历史文化价值遗产之:玄妙观

据《南阳民族宗教志》记载:东汉建武年间,光武帝刘秀姊湖阳公主在裕州(今方城县)建炼真宫一座,是为道教在南阳活动的滥觞。该县三贤山庙、黄石山仙翁观、南召县九分垛祖师庙和皇后铁牛庙、南阳县老君堂等,均建于东汉时期。

东汉桓帝延熹六年(163年),南阳太守中山卢奴到桐柏县固庙祭祀并扩建、重修淮渎庙。

汉灵帝中平元年(184年)三月,黄巾军首领张曼成"攻杀郡守诸贡,屯兵宛下……六月,赵宏率众十余万据宛城"(《后汉书》)。这支以太平道为号召的农民起义军在南阳声势浩大的武装斗争活动,充分反映出道教在南阳的传播之广泛和群众基础之深厚。

东晋孝武帝太元年(384年),麻衣子修道于内乡石堂。南北朝时期(420~589年),南朝齐明帝倡建桐柏山金庭馆,名列当时五大道观之三。永泰元年(498后),又命沈约来此建馆并担任首任主持,置道士十人,"用祈嘉祉"。

唐代是道教活动的兴盛时期。贞观十三年(639年),内乡县石堂山被敕建"普济宫",以纪念东晋时期在此修炼19年的著名道人麻衣子,封其为"慈惠济真人",赐洞额曰"显圣"。斯时,大兴土木,兴建道观之风遍及南阳,新建的宫观有南召县的天宝观,南阳县的火神庙、裕州的仙翁观、光武庙、关帝庙、万寿宫、子房庙等20余处。

宋代皇室尊崇道教,斥巨资修建宫观。太祖开宝六年(973年),淮渎庙由原址固庙迁到桐柏县城的东北。真宗大中祥符七年(1014年)诏令光大淮渎庙,"命翰林画工图宫室之状,八作大匠定营缮之制,发唐、邓、许、颖屯兵以给其役……制作之盛,邦家之壮观也"(见《重修淮渎长源公庙记》)。天禧三年(1019年),道书《云笈七签》将桐柏山列入"大地名山间,仙人所居胜地"之四十三福地。淳化年间,内乡县西南永青山建长生观一座;奉仙观由今赵店乡冈提迁建县城东;未几,道人王道明复于原址重建奉仙观。元三年(1088年)淮安郡守张公重修桐柏山水帘洞老君堂。徽宗时,曾诏令南阳道人张虚白管太乙宫,官太虚大夫,为金门羽客,出入禁中,恩赉无日。

金贞佑二年(1214年),敕改南阳县西南的衡山庙为太乙观。兴定七年(1223年),全真道龙门派创始人邱处机由西域返京,途经镇平时,创建太极观,为该派传入南阳之始。金正大四年(1227年),始建博望镇高明庵。

元代道教建立丛林制度。至元年间,内乡县田下保(今赤眉一带)建丹霞观,凤鸣山建清真观;南阳县在老君堂基础上建玄妙观;裕州建通仙观,券桥土山建祖师庙,博望建秦王庙、三元宫等。元统年间,新野县太山庙落成。元朝立国不足百年,在南阳建宫观14处。其中影响最大者,当属大德四年(1300年)扩建殿宇十二间并割官田以供祭祀用的南阳城西之武侯祠。

明洪武十五年(1382年),明令颁布设立道教管理机构:府设道纪司,置都记、副都记各一员;州设道正司,置道正一员;县设道会司,置道会一员。南阳府道纪司常设于玄妙观,由方丈担任都记。崇祯十三年(1640年),道纪司移武侯祠,邓州、裕州各置道正一员;淅川、新野两县各设道会一员;南阳县治因同在府城,附属道纪司,不另置员;其他诸县均无道会机构。由于明代重藩诸王及权贵们崇奉道教,营建或重修宫观的风气浓厚,南阳各地新建宫观54座,裕州的三贤山、仙翁观,镇平县的城隍庙、卢医庙、高丘城隍庙、南召县的九垛祖师庙、山陕庙、龙洞、仙人洞,南阳县的玄妙观、武侯祠、医圣祠、桐柏县城的淮渎庙、金庭观、内乡县的普济宫等道教宫观均得到重修。万历年间,南阳地方政府曾动用南召、南阳两县军民,连续三次对四棵树乡的五泉山庙宇进行大规模修葺。尤其是玄妙观经洪武四年增建、正统二年扩建及嘉靖、万历年间增修,逐渐成为豫西南著名的道教活动中心。"道风大振、道人盛行",可谓是明代南阳道教的真实写照。

清代重佛抑道,致使道教衰微,庙宇空旷。但是道教仍在民间流行,全区有宫观327座。在清二百多年间,南阳增建宫观计70座,规模、形制已远逊于前。由于交通便捷和商贾云集、经济发展等原因,社旗县始建于清代的庙宇有关帝庙、太山庙、火神庙、娘娘庙、埠口关帝庙、马王庙、二郎神庙、天爷庙、山陕庙、城关火神庙、关帝庙、桥头街山陕庙、三官庙、大冯营火神庙、饶良街山陕庙、祖师庙等计16座之多。

南阳玄妙观独受清皇室青睐。康熙年间,易名元妙观。顺治、乾隆、咸丰诸年间,屡有修葺,增添殿堂楼阁。雍正八年(1730年),颁元妙观内宫斗姥雕像一尊,并赐"慈云法雨"匾额一面。同治六年(1867年),因主持张宗璇抗击捻军有功,特赐《道藏》一部。光绪三十年(1906年),为兴办元宗学堂再赐"惠浃中州","全真广学"匾额两面。斯时,元妙观声名远播,有殿宇、房舍310多间、神像75尊、道众200余名、田产7700亩、建筑占地150多亩,被誉为全国道教四大丛林之一,与北京白云观、山东长青观、西安八仙观相媲美。

民国时期,战乱不息,道教受到冲击。民国十八年(1929年),时任河南省主席的冯玉祥下令没收庙产,"废庙兴学"。各县相继成立"破除迷信委员会",拆除庙宇,改办学校。当时,除南阳玄妙观和镇平县菩提寺等几处有较大影响的寺观经主持、方丈联名请愿,获南京中央政府批准予以保留外,其他道观多被拆除。方城县38座寺观中,田产被县教育局收回4921亩,占寺观总田产的60%以上,其中道观田有2663亩。民国25年,方城县曾设立"中国道教会方城支会"。民国35年再次组建道教会,设理事长1人、理事4人、书记1人、会员40人。至1948年南阳解放前夕,全区除原保留的较大宫观仍有道教活动之外,庙宇衰败、道众散失、道教活动江河日下,是为南阳道教的真况。

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,南阳全区仅存道观57座,有道士233人、道姑39人。为贯彻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,维护正常的宗教活动,1953年,南阳地委设立宗教工作事务处。1955年,南阳专员公署正式设立宗教事务处。此后,各县相继设立相应的机构,以处理宗教工作具体事务。专署宗教事务处要求各县认真做好宗教上层人士的团结教育工作,全力解决好僧道人员的生活困难,积极培养中上层人员;对现存寺庙,特别是确有文物价值,或者政治影响较大的庙宇加以保护;对原住僧道人员的生活亦妥善安置,使这一时期各地寺庙房产、文物保护及僧道人员生活安置等项工作有章可循,道教活动处于稳定状态。

1961年11月,南阳武侯祠道人朱宗常作为南阳地区代表,参加了全国第二次道教代表会议。

1966年"文化大革命"开始后,道教宫观和道教活动遭到冲击。道教活动被迫中止。

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宗教政策重新得以贯彻、落实,正常的道教活动得到恢复。

1979年开始,方城、镇平、桐柏、南召四县陆续有50名道人回到宫观,他们自筹资金,重修重建庙观,开展道教活动。

至1985年底,全区道人营建道观7处,房屋达130余间,恢复道观20处,在观道士有48人。

2001年,南阳道教开放宫观达65处,道人537人。

目前全市已有西峡、内乡、镇平、邓州、方城、唐河、南召7个县市建立起道教协会,卧龙区和其它县区道教协会亦在积极筹备建立中。南阳道教正步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。

推荐阅读

热门文章